12月29日,由中國保健協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信息中心、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2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美麗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在京舉辦。 論壇邀請來自國內外政府部門、國際組織、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科研機構的多名專業代表,圍繞“創新·綠色·發展”主題,匯聚美麗經濟領域優質資源,激發創新發展動力,促進國際交流合作,推動美麗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通過領導致辭、嘉賓演講、成果發布、平臺成立、綠色宣言、圓桌會議等環節,共同探討發展新路徑、開拓合作新方向。線上直播超30萬人觀看。 本次論壇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馮軍、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志強共同主持。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化妝品監管司副司長戚柳彬在致辭中指出,監管部門近年來出臺一系列關于功效評價和新原料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規文件,很重要的考量就是鼓勵創新、鼓勵研發,同時也在積極推進化妝品個性化服務試點和完善化妝品以及化妝品原料注冊備案的流程等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各項措施,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通過機制上的優化為創新賦能,推進化妝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保健協會理事長汪建榮在致辭中提到,眾多美麗經濟相關的內容已是“健康中國”戰略的組成部分和工作內容,要從“健康中國”戰略的高度,推動美麗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發展的關鍵是堅持創新的核心地位,要靠科技創新引領美麗經濟的未來。 

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二級巡視員張殿祥和化妝品監督管理處處長盛東生談到,化妝品產業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美麗經濟”和“朝陽產業”,為推動和促進首都美麗經濟創新與高質量發展,要凝聚社會合力,關注安全發展;要堅持首善標準,擔負引領重任;要堅持開放包容,共筑產業高地。歡迎全球化妝品行業創新人才、品牌、企業、機構到北京創新創業,共同打造化妝品產業首善高地。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信息中心副主任頓彬在演講中指出,信息中心開展前瞻性的化妝品監管信息化研究工作,不斷地探索監管手段的創新,提高監管效能的新方法。信息化工作將以化妝品安全監管為中心,深入推進數字藥監建設,推進大數據在監管預警與風險治理等領域的創新應用,讓信息化成為引領監管體系能力現代化的關鍵動力,助推美麗產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 
歐盟委員會駐華代表團貿易處參贊付樂雅在致辭中指出,2020年,歐盟向中國出口了超過24億歐元的化妝品,其中法國位居前列。除了出口化妝品,歐洲公司還在中國投資生產化妝品。中國是歐盟化妝品品牌發展的關鍵市場,歐盟化妝品深受中國消費者的信賴,相信在這一領域,中國與歐盟可以開展廣泛合作,并遵守國際規則符合雙方的利益。盡管目前存在不確定性,但美妝行業仍在蓬勃發展,化妝品在美麗經濟中發揮著巨大作用。美是人類永恒的愿望,永遠不會失去它的吸引力。 
法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江峰介紹了法國對化妝品行業在政策、研發、人才培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支持。他指出,法國化妝品企業積極參與中國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工作、與監管機構共同發起綠色消費倡議、與中國國家級醫學中心探索化妝品和皮膚癌領域研究。他表示,未來中法兩國將持續深入交流、緊密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共同創造健康安全的發展環境,共同促進化妝品行業綠色轉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芬以《促進“美麗消費”提質升級,增強內需發展動力》為題進行了分享。陳麗芬提出了營造良好的“美麗消費”市場環境,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打造開放平臺,擴大“美好”商品進口、加強數字技術應用、豐富“美麗消費”場景和各地要積極創造消費條件,釋放“美麗消費”潛力的政策建議。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司副司長丁瓊和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司化學品處處長杜科雄提出了管控趨勢前瞻研究、綠色設計體系研究和末端治理技術研究的建議,指出社會共同努力必將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建設美麗中國。 
北京市昌平區常務副區長楊仁全表示,昌平區作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承載區,正在深入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緊抓“四大機遇”,加快“四區”建設,全力推動美麗健康產業發展,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未來美城”。目前,昌平已吸引愛美客、美圖、茉顏定制等30家美麗健康企業來昌發展,推動愛博諾德等16家在昌企業拓展布局美麗健康賽道。昌平區“一核、兩園、四高地”戰略布局更趨完善,美麗經濟發展初見成效,期待各界人士到昌平考察洽談、投資興業,把昌平作為夢想的新起點、事業的新平臺,攜手共創美麗繁盛新未來。 
歐盟商會副主席 Carlo Diego D'Andrea指出,商會于2016年設立了時尚和皮革工作組,通過時尚和皮革行業產品制造的多樣性、美觀性和豐富的種類來滿足人們對更高生活質量的追求。與此同時,工作組也在幫助中國擴大全球影響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中國參與到整個全球供應鏈中。 歐盟商會作為在華歐盟企業的獨立官方代言機構,很高興地見證了中國營商環境越來越好的過程。他堅信歐盟和中國有著堅實的合作基礎和巨大的潛力。他還希望,歐洲和中國能進一步加強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合作,共同推進美麗經濟和相關綠色行業,實現互惠互利,共同發展,讓世界各國從中受益。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堅發表了題為《合成生物學驅動化妝品原料的生物制造》的主旨演講。他指出,生物制造是化妝品原料發展的必然趨勢,并在會上分享了研究團隊在合成生物學技術方面的創新成果,通過將合成生物學技術和提取工藝結合起來,獲得了超高分子量的透明質酸,并通過對HA合酶的篩選和代謝的調控等手段,建立了中高分子量透明質酸細胞工廠。 此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張秋香、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學及美容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劉瑋、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孟宏、法國三大藝術勛章獲得者&意大利國家藝術院終身院士王衍成、中信證券研究部美妝&商業首席徐曉芳等學研代表,圍繞膳食營養、化妝品原料研發、皮膚科學研究、植物配方創新、美學融合、中國化妝品行業發展等熱門課題,帶來了前沿洞察和深度思考,為美麗經濟創新發展提供了具有研發意義的真知灼見。 養生堂(安吉)化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吳依凡、聯合利華安全與環境保障中心科學總監Carl Westmoreland、上海百雀羚研發中心科研部總監張翌、POLA化成工業株式會社前沿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五味貴優等企業代表,先后就無水護膚、免動物試驗、草本護膚、科技抗衰等主題進行了深度剖析與案例分享,為美麗經濟行業的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全新思考。 其中養生堂集團的“無水護膚”理念,采用“天然肌底液+抗老劑”的樺樹汁代替水,帶來更多功效加乘,旨在創造屬于中國人自己的“護膚美學公式”,推動化妝品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圓桌對話環節,在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孟宏的主持下,四位來自化妝品行業的重磅嘉賓:化妝品監管處處長盛東生、北京日化協會政策法規部主任佟文鑫、雅詩蘭黛(中國)法規事務總監陳淙、蔻賽產研部副總裁裴晟桓,圍繞“科研創新和個性化服務”主題展開了熱烈的交流,從化妝品科研方向、個性化服務發展環境等維度進行深入討論。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外國投資所副主任張菲在《國內高品質膠原蛋白行業發展白皮書》解讀中提出,要深化產學研政合作,提高生產工藝和產品附加值;從源頭上加強把關,重視膠原蛋白原料企業的標準;高度重視品牌價值內涵管理和品牌形象推廣等行業發展建議。 昌平區作為北京市唯一的美麗健康產業發展聚集區,在論壇上發布了《2022年中國化妝品產業園區發展報告及園區創新指數》報告,報告圍繞國內化妝品產業發展的區域布局、產業鏈生態、產業投資及科研技術實力等內容,為美妝產業園發展提供了多維度的發展經驗。 為進一步推進美麗經濟行業科技創新,謀劃美麗經濟可持續發展矩陣,論壇上由中國保健協會牽頭,發起成立了中國美麗經濟科技創新聯盟、中國美麗經濟產業研究智庫、中國美麗經濟數字生態平臺、中國美麗經濟產業創投會、中歐美麗經濟綠色發展協同創新平臺五大美麗經濟產業創新協同平臺,首批成員單位由養生堂(安吉)化妝品有限公司、雅詩蘭黛(上海)商貿有限公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昌平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華科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環特智魚優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琨山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大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商兆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融百鳴投資管理集團、國新健康保障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絲化妝品銷售(中國)有限公司、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科延化妝品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路威酩軒香水化妝品(上海)有限公司、美圖公司、美亞生物科技集團、美納里尼(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上海貝德瑪化妝品貿易有限公司、時垠(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新福(北京)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新時代健康產業集團國珍健康研究院、維密中國、資生堂(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等20余家單位組成。未來平臺將以服務美麗經濟產業科技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匯聚優質資源,謀劃可持續發展機制,共建美麗經濟新生態。 同時,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進“雙碳”戰略實施,論壇上由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李萍宣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馮軍、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二級巡視員張殿祥、北京市昌平區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孫云見證,北京美麗健康產業創新研究院、廣東省食品藥品審評認證技術協會、浙江省健康產品化妝品行業協會、山東省化妝品行業協會、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等產學研代表共同發起了《中國美麗經濟綠色發展宣言》,圍繞綠色生產、綠色研發、綠色包裝等六大維度,向全球美麗經濟企業發出綠色倡議,共同推動美麗經濟可持續發展。 未來,美麗經濟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將以服務美麗經濟產業科技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匯聚優質資源,謀劃可持續發展機制,共建美麗經濟新生態。
|